• logo

    logo

心理治療服務

  • playtherapy

    playtherapy

  • arttherapy

    arttherapy

  • SUCCESSBanner

    SUCCESSBanner

  • psychotherapy

    psychotherapy

  • eft

    eft

專業課程

  • Art in assessment and therapy

    Art in assessment and therapy

  • PTPBanner

    PTPBanner

  • zentanglebanner

    zentanglebanner

  • MARI practitioner certification course

    MARI practitioner certification course

  • MBTIBanner

    MBTIBanner

機構專業培訓服務

  • cooperate training

    cooperate training

  • school service

    school service

  • cooperate training

    cooperate training

  • cooperate training

    cooperate training

  • cooperate training

    cooperate training

網上增值課程/網上商店

  • PositiveCourageChildrenBanner

    PositiveCourageChildrenBanner

  • banner

    banner

  • online

    online

  • ColorEmotion

    ColorEmotion

  • banner

    banner

一轉眼孩子便要離開父母,到達要上學的年紀,在學校,孩子不單要學習與人相處,也要學懂獨立自主。而當內心有足夠的安全感,孩情才能真正獨立。心理學家 臨床心理治療師 李偉堂博士 Ernest 在這一期的文章中將會和大家分享如何幫助孩子於上學前建立好安全感。

孩子快2歲,是時候上學了!當中除了有助孩子學習新知識,也是學習與人相處的好時候。講到上學・孩子要和爸爸媽媽分開,表現獨立自主的時候・孩子要能夠獨立自主,內心足夠的安全感是一個重要的要素,建立內心的安全感,便取決於父母與孩子互動的質素。

內心安全感形成

孩子的出生-完全沒有自理能力及基本活動技能亦未發展,他們完全依附在照顧者身上,每當他們有需要,例如肚子餓,只能呼叫或哭鬧,隨著照顧者對他們的叫聲敏感,並滿足他們的需要,便逐步信心這個世界是安全的。到孩子差不多1歳•會發現滿足他們需要的,是他們的照顧者,於是便會更依附著照顧者,只要有需要,便會找那照顧者。

家長的擔心

當孩子出現侵略的行為時,家長直觀認識這是「不好」的行為,很容易便會責備孩子,但是往往這種方法未必完全有 效停止侵略行為的出現;尤其是孩子出現侵略行為是家長不在身旁,例如:孩子在 公園玩、孩子在趣興班,家長更難去停止孩子的侵略行為,令家長更會擔心起來。

後來,孩子有了基本的活動能力,例如步行,他們便開始難開照顧者一段距離去探索這個世界。隨著他們離開又回到照顧者身邊,在孩子心裏便開始建立內心基礎的安全感-「我有需要時,照顧者會在身邊」。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難開照顧者的距離越來越遠與時間越來越長*於是在孩子心裏便需要一個「照顧者」的心理影象(即稱心象),當孩子有需要時,照顧者的心象便在孩子的腦海中出現,譲孩子有一些安慰。這種由真實的照顧者轉移為心象的照顧者-有助孩子沒有照顧者在身邊時,仍可以探索環境及認識事物(例如上學),亦即是説,孩子的內心安全感便形成了。

安全感不足的表現

其中一種內心安全感不足的孩子常見表現,就是他們會依附在照顧者身旁,不讓照顧者離開。因為照顧者的心象未有形成-孩子便覺得離開照顧者是危險的。另一種常見的表現就是照顧者在場下,孩子對陌生人感到害怕,這正正反映著,照顧者在身旁也好,外面的世界仍然是充滿危險,只有和照顧者互動才會安全。

協助建立內心安全感

要協助孩子建立內心安全感,大體分為二個方向,一是建立孩子對外界的基本信任感,二是在孩子心中形成照顧者的心象。要建立孩子對外界的基本信任感,照顧者的安全感尤為重要,倘若照顧者經常擔心或緊張,很容易便傳遞外界不安全的訊息給孩子,因此,照顧者需要多留意自己的情緒,並好好照顧自己的感受,只要照顧者能管理自己的情緒,便能在生活上傳遞外界是值得信任的訊息給孩子了。

另外,要建立孩子內心照顧者的心象,首先在孩子年幼有需要時,照顯者能滿足他們的需要;而當孩子有基本的活動能力,離開照顧者身邊去探索世界時,照顧者可以保持一段距離,讓孩子既獨立的探索世界,同時,當有需要時能夠找到照顧者。這樣便能逐步建立孩子的心象了。

孩子內心的安全感是受用終身的 ,隨著他們掌握照顧者心象來安慰自己,孩子日後上學與照顧者分開便更順利了。